本篇文章1613字,读完约4分钟

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的一系列放缓和减速,凸显了我国经济的再降温态势。 经济衰退和以前传来的产业萧条,意味着不良债务有扩大的压力,抑制银行体系积极扩大信用的意愿,使社会融资总量持续下跌。 年初以来,银行表内的长期贷款有所扩大,但考虑到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债券融资的同步收缩,从实体经济和债务体系中获得的融资支持没有增加。

“宏观经济与股市 或进入“跷跷板”时间”

关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持续下跌,有解释说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率大幅放缓,财政收缩的乘数效应加速了经济增长率。 数据显示,地方财政支出累计从去年6月的16.4%下跌到今年3月的7.4%。 (之所以采用累计同比增速,是因为财政支出单月较上年同期增速波动较大,累计同比增速平稳。 同期工业附加值累计同比下降8.8%至6.4%,下降2.4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支出增长大幅放缓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去年下半年中央着力清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 二是在持续的反腐高压下,地方政府有“不作为”的倾向。

“宏观经济与股市 或进入“跷跷板”时间”

但是,在历史上地方财政支出增速以同等幅度下跌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增速未必会大幅放缓。 例如,从年6月至年3月,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同比放缓24%至13.4%,同期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放缓10.5%至9.5%,仅放缓1个百分点。 相反,在地方财政支出增速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也不一定稳定。 从年6月到年3月发生了这样的事。 因此,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大和收缩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降温的压力应该首要来源于房地产周期和资本支出周期的下行。

“宏观经济与股市 或进入“跷跷板”时间”

在没有外部冲击和实质性政策压迫的情况下,去年房地产市场大幅缩小,与2008年和2008年房地产市场下跌不同。 从人口结构和居民收入增速的一些变化趋势以及房地产市场目前的评价水平来看,年可能是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周期调整的开始。 而且以前传下来的工业系统产能过剩严重,国内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生态环境制约越来越强,以前传下来的工业系统产能道路依然漫长。 钢材、水泥等与以前流传下来的工业和房地产产业链密切相关,因此房地产周期的下行会加剧以前流传下来的工业产能过剩,增加产能不足的压力。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8.5%,比去年第四季度落后2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减少3.1个百分点,这两者是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第一力量。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从去年第四季度的20.3%加速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2.8%。

“宏观经济与股市 或进入“跷跷板”时间”

在经营困难的公司中,也有不少公司依靠还债来实现债务滚动,因此融资困难导致信用风险暴露的概率在上升。 最近,湘东债务、天威债务、河北融投担保等信用问题浮出水面。 债务体系流动性波及地方债,江苏地方债发行被迫延迟。

“宏观经济与股市 或进入“跷跷板”时间”

从长期来看,股市资金可以通过ipo和再融资回到实体,但短期的股票供给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股权融资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两倍,达到1808亿美元,但对4.6万亿美元的社会融资总量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巨额融资盘和二级市场的成交量意味着大量资金沉淀在股市交易中。 去年年底以来,沪深股市行情大热,在股市极强的赚钱效应和实体经济惨淡经营的鲜明目标下,一点点的公司可能无法专注于本职工作,将资金投入股市获利。 在这种背景下,最近的政策组合越来越倾向于帮助实体经济和债务体系。

“宏观经济与股市 或进入“跷跷板”时间”

在财政方面,水利、铁路、棚改等今年政府实务报告规定的“稳定增长”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政府也在尝试通过ppp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关于货币政策,继续采用利率下调的基准等以前就流传的手段的信号也非常确定。 在股市政策方面,近期管理层加快ipo和再融资力度,引诱“北水南下”,也密切关注“两融”业务和杠杆资金状况,提示市场风险。

“宏观经济与股市 或进入“跷跷板”时间”

据此,鉴于目前实体经济和债务体系的严峻状况,宏观政策的重点偏向于稳定增长、风险防范。 在这种情况下,上涨的股市变化为缓慢的行情是理所当然的。 在笔者的评价中,从1~2季度的角度来看,经济和股市有可能进入“跷跷板”的时间。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宏观经济与股市 或进入“跷跷板”时间”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