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16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2.51万亿元,创1月份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种“井喷”局面难以持续,但全年信贷增长仍有可能达到13万亿元,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将增强。
“井喷”材料难以持续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1.04万亿元。 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2万亿元,比上个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1.61万亿元和1.37万亿元。
交通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1月份信贷增长的突出变化,最大程度上出现在公司部门和居民部门的中长时间贷款中,分别增加了1.94万亿元和4783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3719亿元,较前期明显上升。 非银领域金融机构的新融资没有明显变化。
连平表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井喷”有三个特点。 一是稳定增长政策提高信用诉求。 前期稳定增长政策产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促进了信用诉求的提高,2013年是“十二五”开始的一年,各种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融资特别是中长时间信用诉求。 这是未来经济稳定与否的重要支撑力,也是金融加强实体经济实力的有力说明。 二是年初信贷投放的季节性特征。 银行领域的机构一般在年初提前进行信贷投放,以增加年利息收入。 特别是在经济下滑、高质量资产匮乏的情况下,这一季节性特征更为明显。 一般来说,各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年信贷投放的灵活性,年初将大幅增加票据融资。 这样强季节性特征的信用增长在今后几个月内大致率将下跌。 三是过年的特点。 1点银行实现前一年的信贷目标后,一些等待投资的项目持续到下一年的投资。 此外,1月份信贷的大幅增长可能与表外融资到期转换表内有关。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预期下跌的作用下,一些公司通过增加人民币贷款来置换美元贷款,可以从外汇贷款余额连续6个月负增长得到证实。
中金企业固定收益研究小组认为,出于诸多迹象,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井喷”是银行“打开大门”的行为。 在不良资产逐渐明显、利率差逐渐缩小的大环境下,银行净利润有可能出现负增长,银行必须考虑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收益,而“快贷、快利”是以前流传的收益提高方法之一,但今年年初
年新增融资或超过13万亿元
连平认为,当前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更加灵活、调控频率提高、市场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加合理及时。 在操作频率上,公开市场操作的时间窗更广; 在工具的采用规模上,通过公开市场回购业务投放市场的流动性规模有必要增加的期限组合,交替采用7天和28天的工具,slf (常备贷款便利)、mlf (中期贷款便利)、psl ) )担保补充贷款)
连平指出,从整体来看,信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 目前,消除产能、清除库存、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不小,外部经济环境依然多而复杂。 预计信贷季节性高速增长将下跌,但货币政策将继续稳健,短期内下跌的可能性将会降低。
温彬预测,全年信贷增速在14%左右,新增信贷将超过13万亿元,首要集中在以下行业。 一是稳定增长,第一是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调整结构,第一是战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第三是惠及民生,第一是居民使用贷款和贷款。 从短期来看,春节前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通过回购、slf、mlf等多种政策工具确保了金融体系流动性放松和货币市场利率稳定。 随着这些政策工具相继失效,央行仍然需要降低标准以抵消失效的流动性诉求。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 连平:稳增长政策提振信贷诉求”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