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91字,读完约7分钟
看到落在地上的梨,梨花村果农田书清想哭。
编辑:农业是弱质产业,特别是面对自然风险时,农民总是有很强的无力感。 近年来,各地采取提高气象预报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措施加强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以弥补农民灾后损失。 但是,虽然许多地方提供了增加保险种类、提高保险费补贴等优惠,但农民参保意愿依然不高。 是什么制约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该如何更好地支撑农业保险这一“保护伞”? 请看本报记者的调查。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6月30日,突然降临的冰雹灾害袭击了北京大兴、房山两区,约24万亩农田、果园受重伤。 从大兴区庞各庄镇梨花村的果园来看,到处都是被冰雹打的落叶和落果,树枝上挂的果实也经常受到损伤。
十几分钟就会毁掉农民一年的希望
“冰雹有核桃那么大,下了十分钟以上,梨坏了八成以上。 ”对于凌晨5点突然降临的冰雹,梨花村的果农田书清依然痛心不已。 “还剩20多亩梨树。 树上挂的东西所剩无几。 损失在8万元左右。 今年什么期望也没有! ”
梨花村位于北京西南郊区永定河东岸。 村里的梨树是整个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古树,几乎每家都有果树,品种有京白梨、“金把黄”、广梨等30多个品种,通常每年亩产4000元左右。
往年也遭遇过冰雹,但像今年这样糟糕的已经好多年没遇到了。 更让果农们难过的是,这场冰雹灾害不仅停止了今年的收获,还会因为冰雹落下很多枝叶,导致明年的花芽不形成,严重影响明年的收成。 另外,如果后期管理不当,产量有可能在4年到5年内无法恢复。
冰雹灾害发生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快速发展所高级工程师李松涛赶到灾区,指导受灾农民采取灾后补救措施。 “尽快清除落果,预防繁殖病原菌; 然后在果树上喷洒防虫液,注射营养,使树早日恢复生机。 ’他向农民建议。
该村的李海燕也想哭,比起老田家,她家受害更大。 不仅15亩梨树受害了,3亩西瓜也被冰雹开了花。 按照目前的行情,每亩西瓜可以卖1万元以上,加上梨的损失,今年至少减产了12万元。 “去年刚为儿子买房,为女儿买车,本以为今年会有好收成,但冰雹的灾害全部被水冲走了。 ”本来就充满自信的李海燕,现在只能叹息。
据北京市农委介绍,此次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大兴、房山,共有17个乡镇23.12万亩农田、大棚、果树受灾,经济损失4.43亿元。
田书清现在唯一期待的是早日收到保险公司的定损结果,为这场冰雹灾害减少损失。
索赔额与农民的预期相差很大
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年7月21日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北京高度重视农业防灾减灾,努力加强能力建设,减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对像龙卷风和冰雹这样发生范围小、破坏力大的自然灾害来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准确预报仍然很困难。 受灾后,农业保险对于灾后生产恢复的重要性将得到强调。
同样,即使遭遇天灾,也并非所有受害的农民都会像和田书清一样获得保险保障和理赔。 据房山区园林绿化局统计,此次冰雹灾害全区林业产业受灾面积约3.9万亩,其中只有37%的面积购买了保险。 从全市来看,除养殖业猪、猪等主要品种外,其他大部分险种的承保规模未达到过半数。
记者表示,为了保障农业保险对农民的利益,北京市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例如保险费由市级财政负担50%,区级财政再补助10%~40 %等,农民个人最低只需要负担10 %。
以大兴为例,种植西瓜的农民每亩负担18元保险费即可,受害后最高可获得1000元赔偿。 梨每亩32元,最高可获赔2000元。 据测算,总体而言,农民支付1元可获得102元的风险保障。 从品种来看,北京目前农业保险品种总数达33个,居全国领先地位。 另外,从全国主要险种的保险金额来看,北京市的标准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政策这么优惠,农民为什么还不强烈参加保险? 房山区洞店镇白草洼村果农高振宗解释说,由于地理位置,这里的气候一直很稳定。 上次下这么大的冰雹要追溯到1975年。 所以,他多年来运气很好。 但是,这次冰雹灾害也唤起了他的风险意识,今后必须积极投保以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不仅有侥幸心理,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意投保,是因为他们认为赔偿金额无法弥补损失。 “他们只计算落果,即使剩下一半的水果,不掉在地上也不赔偿。 ”田书清说:“实际上,被打碎的梨卖不出去了。 而且,他们只按普通梨的价格计算,但白梨的价格比普通梨贵得多。 ”。 田书清算后显示,正常年景每亩可售约4000元,但保险企业最高只可赔偿2000元,实际赔偿额不到损失的一半。 更明显的是,西瓜每亩最高只能赔1000元。 按目前的行情,西瓜收入每亩10万元以上,赔偿额只能弥补损失的10%。
由于北京市水资源、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人工价格高,近年来农户重视高端绿色和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在水果方面主要是快速发展高级品种。 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品种,在受灾情况下,保险企业的赔偿金额确实难以弥补农民的损失。
推进农业保险从保险价格向保险收入模式的转变
“630”冰雹灾害后,大兴、房山积极采取措施,灾后自救,减少农民损失。 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在灾区调查中指出,下一步必须以农业保险事业为中心,积极开展各项灾后解决事业。 保险企业要尽快完成赔偿工作,尽可能地赔偿,保证赔偿高,不误农期。
与农民认为赔偿太少的疑问相比,记者采访了保险企业,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农业保险是赔偿率最高的险种。 现在的农业保险都是政策性保险,由政府补贴,保险企业才做。 “赔偿率高,支付的人工费也最高,一旦出现危险,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所有地头。 这样计算,农业保险几乎没有利润。 ”据业内人士介绍。
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农业保险费收入共计5亿100%万元,赔偿金支付达到4亿2500万元,赔付率为83%,比去年的104%下降了21个百分点,但5家保险公司的综合价格率仍然超过100%。 小麦等10种保险的赔偿率超过100%,梨的赔偿率达到205%。
赔偿比例这么高,为什么农民感觉不到? “这是因为大家对农业保险的认识有偏差。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缨表示,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还处于初期阶段,有保障的是农作物的基本价格投入,而不是农产品的收益。 赔偿金可以帮助农民再生产,但不足以弥补收获损失。”
“没有灾害的时候就浪费钱。 有灾害的时候很少补钱。 ”接受采访的多位农民说:“不怎么支付当然是好事,但问题是,在受灾的情况下,农民对这项政策的“获得感”也不强。 “目前的农业保险还是以保证价格为先,这种模式制约了农民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意愿的提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快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崔红志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援农业的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据强调,除目前实行的“低保障、广复盖”“保价”模式外,还有以农民福利保障为政策目标的“担保收入”模式,但这种模式对政府补贴的财力和农户自身支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赔偿水平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信息发言人李海平表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根据农业生产的现实情况,逐步提高保险金额,宣传不同类型参保,进一步研究农业保险从保险价格到保险收入的转化,更加巩固农业保险这一“保护伞”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农业险种投保意愿为何不高?理赔金额与预期相差较大”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