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4字,读完约4分钟
自从沪深交易所日前宣布限制34个机构账户交易以来,程序化交易就成为了防止要点关注的对象。
记者采访了多家从事量化对冲的机构后发现,账户限制罪不在于量化对冲战略本身,而在于程序化交易的高频拆迁行为。 证券公司暂停融券交易,意味着股票高频交易基本停滞,股指期货近期持续大幅拉升,但也不容易量化套期保值产品,只能暂时在空仓库观望。
高频率拆除单
7月31日,沪深交易所公布了34个交易限制机构账户,加上前几天上海证券交易所限制了4个个人账户的交易,账户交易的监管范围从机构扩大到了个人。
这些账户的投资机构即使来自国内外,也最有可能是股价操纵。 一位接受采访进行量化对冲的投资者表示,“对冲本身没有问题,这是被允许的游戏规则,被限制的账户主要存在中间操纵股价的嫌疑,可能涵盖稳定的利润,同时卖出的量特别大。”
在被限制的账户中,从事量化对冲的私人账户较多,最受关注的是盈余资本旗下的4只盈余对冲基金,以及表示将申请行政复议的2只盈余对冲基金,以及美国对冲基金CII
许多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实际上,监管层限制的是高频交易的拆迁行为,而不是对冲战略本身的量化。”
国金证券资产管理部门的企业投资监督石兵先生,通俗地说,利用计算机选择股票,自动下单的方法称为程序化交易。 另一方面,量化套期保值是一种选股工具,与程序化交易的概念很接近。 但是,程序化交易包括选股、下单、整个交易过程。
其中高频交易作为程序化交易的一种广泛应用于期货交易,擅长于朱雀、重阳等知名私募基金。 据了解,只有少数私人或大型企业使用高频交易,同时股票交易规模较小。
如何影响股价?
目前公募基金、证券公司资金管理等机构在期货交易中使用高频交易,只要可以进行t+0交易即可。 石兵表示,专注于量化对冲的国金证券资产管理团队,也擅长阿尔法战略和对冲,股票高频交易需要通过融券实现,公开募集和证券公司理财不能成为融券。
这是因为从受限制的账户来看,没有公开募集和证券公司的资金管理账户,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人账户。 其中使用高频交易是上述账户受到监管的首要原因,特别是高频拆迁行为。
一位私营企业负责人表示,高频撤销权在高频交易中很常见,这些受限的账户不一定有恶意空。 一般来说,高频交易系统会自动将预先设定的股票交易大单分成多个小单,每分钟发送给证券公司。如果小单不成交或不完全成交,模块会在30秒后自动取消订单,以最新的价格追加订单。
但是,有证据证明高频拆迁行为本身会影响股价的说法。 石兵表示,如果高频交易投资者开出大量单子买入或卖出,由于额度过大,无法马上成交,投资者将根据这个信号调整单子价格,高频交易投资者将下调单子重新追加以影响价格。
这种情况对大盘股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市值小的股票的影响相对较大。
但是,根据目前中金规定的在股指期货端“异常交易行为”的局限性,“一份合同每天有400次以上的拆迁行为,每天有5次以上的自行成交行为”,这几乎限制了高频交易的次数。
量化套利空仓库展望
根据中金划定的边界,加上昨日沪深交易所修订双融规则,将融券t+0改为t+1,高频交易实际上受到明显抑制。
最近备受质疑的量化对冲有点“不公平”,但实际上量化对冲产品拆迁小,在经历股市大幅震荡后更受欢迎。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私募证券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6、7月股票型对冲基金平均收益为-2.7%,但量化对冲基金平均收益为2.3%,表现为大盘走势。
石兵说:“银行的资金想流向量化套利产品,但由于收益稳定,撤出很小。”他说,该公司的产品今年的收益只有30%左右,撤出只有5%,但短期量化套利的机会并不大。
他解释说,股票高频交易需要通过融券t+0实现,改为t+1后,证券公司暂停融券交易意味着股票高频交易基本停滞。 期货市场最近以超过10%的比例持续大幅打折,量化套期保值产品也不容易,只能暂时在空仓库观望。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高频交易” 怎么影响股价?”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6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