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7字,读完约3分钟

一直以来村民们把这个风池叫做“寨母”,寄托着养育之恩。 但是两年前,这个池塘已经干涸了。 现在池子里有几台正在工作的挖掘机,在池子周围立着支柱,隐约可以看到“景观长廊”的模型。 潮汕地区的村落,很重视以前风水流传的地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范点。

“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这里是我的家乡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华清村,全国最大的自然村。 近年来,由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穿梭于繁华的深圳和日新月异的故乡之间,心理落差越来越小,似乎不是从遥远的村落,而是从市中心来到了郊外。 仅两个月前,国务院批准揭东拆迁县设区,城乡一体化步伐将继续加快。

“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只是,有些地方习性把城市模型一个一个套用在农村,忘记了原来在这片土地上的祖先的样子。 在城乡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发现实际上城市被农村同化了。 我们正在感受城市化,失去了历史。 今天泥泞的乡土小路不见了,但水泥街上没有岁月的足迹; 满是青苔的红土墙不见了,但镶嵌瓷砖墙上没有祖屋的温度。

“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城乡一体化就像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标准尺度,为了拓宽道路,推倒沿路的墙体房屋,营造填埋附近风池的公共休闲场所,将农田变成公园,将农田小路变成玉石路。 目前,城乡一体化这一步正在向村子最重要的风池延伸,以前流传下来的习俗都位于所谓民生工程——景观长廊上。

“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潮汕民居一向讲究风水,“家前有水,家后有山。 ”。 很多宗族的祠堂前面总是有风池,有吸煤气敛财的意思。 现在正在建设景观长廊的这个口风堰,正好面对着村子里最大宗民族的祖屋群。 祖屋群和风堰之间的广场此前是村里大型祭祀活动的举办地,在广场靠近池塘的位置设有“天公神”的礼拜点。 今后,村民们将前往景观长廊祈求天神保佑。

“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临近春节,风之池的工程不停止,每天都有一点一点的老年人来参观。 只是,在他们眼里越来越遗憾和迷茫。

人行道工程由前村支书主导,但实际上村民们大多不承认。 因为这个风池是村子的“命脉”。 年6月,广东省三打二建中、前村支书因涉嫌案件被刑事拘留,当时村里人都喜出望外。 “他有这个勇气! 但是罪有应得。 ”。 站在风池旁的林老先生叹了口气,一边看着挖掘机一边继续施工。

“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事实上,在许多村民眼里村支书等于政府。 他们认为政府决定的事情基本上只能交给它。 被村民们称为“寨母”的这个风之池,终于成为了景观长廊。 无论是抱怨还是遗憾,村民“不争”都是一个主要原因。

从这个消失的风之池也可以看出,在城乡一体化加速的今天,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监督意识等还没有普及,可以说远远落后。 在一点点的村子里,随着农村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等年轻群体外出,主体多为中老年人,这些人相对来说从以前就思想凝固,可能很难提及现代的公民意识。 这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地方政府缺乏因地制宜的照顾,或者过分追求眼前利益,把城市模式硬套在农村上,是地方政府的错误。 但是,搁置地方政府是由于当地居民放弃了监督、参加的权力。 一个地方、地区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必须促进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

“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林捷兴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广东揭阳:消失的风水塘”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