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5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记者赵笛
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宣布2月份的cpi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2%。 由于该值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3.5%,负利率时代告一段落。 这个时候,人们似乎看到了财富科技商品大楼摇晃,各种资金回流银行的景象。
但是,这只是幻想。 暂且不说3.2%的cpi增长能维持多久,单从持续上涨的成品油价格来看,10元是足够买两根葱的生活水平,把钱存在银行依然不是主要选择。
3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存款搬家再次引发a股上涨的动力未得到优化”的文案,时隔两年多,让人们回到了“存款搬家”的时代。
在这个普通个人投资者充斥股市的时代,无论利率如何,投资都必然会被选择。 现在“搬家存款”一词再次被权威媒体提及,第四次“搬家存款”真的来了吗? “存款搬家”会成为股市的原动力吗?
使负利率的末期资金回流储蓄变得困难
2月的cpi数据为3.2%,低于目前1年存款利率的3.5%,时隔2年出现负利率的终结。 随着负利率结束,人们开始探讨资金能否回到银行享受稳定的利润。 但是真相是这样的吗?
负利率下的痛苦
负利率是指根据经济情况,存款利率(经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的涨幅。 此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下降,看起来就像在“缩水”,因此被称为负利率。
为了维持价值,在负利率的时代,人们通过投资理财来战胜cpi。 但实际上,年来伴随负利率发生的是资本市场不振。
年股市下跌14.31%,年股市下跌21.68%。
在负利率时代,投资理财没有选择,资金在减少; 虽然选择了资产管理,但是资金的减少反而很严重。
由于投资渠道有限,在股市不好的情况下,年来市场看到的是农产品、艺术品被炒了。 但是,这样的投资就像“投机倒把”,在监管层的严厉打击下消失了。
现在负利率一朝结束,媒体发出了赞美之声。 把钱存在银行的话,会赢cpi,好像会赢物价。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似乎要回归储蓄,真的是这样吗?
通货膨胀的下行并不等于物价不上涨
有时物价和通货膨胀是两回事。
在前几天举行的申银万国春季战略会议上,申万首席拆弹师李慧勇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列举了去年油价从80元上涨至100元,上涨25%的例子。 今年,油价从100元上涨到110元,上涨10%。 单从这点来看,今年的石油价格涨幅没有去年大,或者通货膨胀率下降了。 但是,从80元到110元,物价不断上涨。
显然,如李慧勇所说,只看负利率的终结来决定资金的去向是没有意义的。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负利率时代结束后不久,市场上的两种现象反映了负利率结束的悖论。
一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 3月20日,发改委将每吨蒸汽、木柴价格上调600元后,国内蒸汽、柴油价格达到历史新高,分别为每吨9180元和8330元。
对此,一个市场的人们发现了这个悖论。 2008年,国际油价达到每桶140美元,而国内成品油价仍只有6480元。 目前国际油价低于每桶110美元,但国内成品油价格比2008年上涨了30%。 要知道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在升值。
二是农产品价格高,温度有上升的趋势。 继“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之后,最近出现了10元只买2根葱的“向钱葱”。
很明显,负利率时代结束,诱惑资金回流储蓄并不容易。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京沪现端倪 第四次存款搬家将至?”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