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69字,读完约9分钟
数千亿规模的资金池产品今年在信托行业发展很快。 这种理财方法,许多信托企业认为可以体现自主理财能力,并向基金化方向快速发展。
但是,争论也在继续,“资金池”通过期限不当筹集资金,以短债长投的方式运营,这必然引起借新还旧的现象。 一些质疑者认为,如果在转借过程中,项目收益无法覆盖融资价格的情况持续下去,则有可能成为信托版的“庞氏诀窍”。 另外,即使项目没有问题,信托机构难以应对的流动性问题也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另外,证券时报记者最近独家获悉,监管部门将集中今年大量发行资金池类产品的信托企业的一部分进行信息表达,以规范此类产品。
千亿个“蓄水池”
“资金池”最初是跨国公司财务企业与国际银行合作开发,以统一筹集集团全球资金,最大限度降低集团所持网络位置为目的的现金管理手段。 之后,随着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以一定的配置方法为条件,使游泳池内的资金流入流出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将资金用于寻求投资收益的资产管理方法。 银行的理财池、基金都是典型代表。
但是,随着银行理财资金池一再被诟病,在银行信贷渠道受阻、资本市场沉默、市场利率下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信托版本的资金池也开始大量出现。
据五矿信托相关人士介绍,从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信托资金池模式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
其一,信托企业发行一次或多次信托计划筹集资金投入单一项目,在信托期内设立开放期,允许委托人订货、回购,提供流动性保障,短期资金投入长期项目,实现因时间不匹配而降低资金价格。 也就是说,资金和项目配对,形成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法。 典型如中信虹道ⅰ号贷款集合信托计划,通过安排中信信托在6个月内分12次募集24亿元资金,每期产品期限为6个月。 头期产品到期后,立即用同期限产品连接,以6个月的短期资金价格向滨州高新技术铝电企业发放2年贷款的目的。
另一种模式是信托企业以开放式基金模式发行信托计划,在发行时未明确投资项目,或以组合方式投资,在信托期限内设立开放期,允许委托人回购,提供流动性保障 也就是说,资金和项目对是多对多的方法。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目前发行的资金池产品有中信信托、中融信托、金谷信托、湖南信托、华信信托、华能信托、江西信托、新时期信托、中航信托等国内多家主要信托企业。 信托资金池的资金规模也很惊人,光是南方某信托企业的这类产品,一年左右就膨胀到百亿级。
据深圳一位信托企业家介绍,领域内大部分企业拥有2~3个这种类型的产品,总规模估计在千亿美元以下。 信托资金池在短短一年内膨胀如此之大,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是资金门槛低,受到小额投资者的欢迎。 例如,中航、中融信托的天富、金丰系列tot的申购金额通常为50万元,有些甚至不到30万元。 另一个原因是固定收益见底,收益诱人。 以中融信托旗下的资金池为例,一年期的产品间收益率在6.1%~8.5%之间,远远高于市场上大多数银行理财商品。 第三个原因是,产品期限短,但资金可以自己滚动,投资者投资的钱在退出一期资金池产品后,可以直接滚动到下一个产品。 因为,该资金池类产品在收益方面略低于其他信托产品,但其他信托产品不会因项目断档而导致投资者资金积压。 ”
绕过导演吗?
信托企业对资金池类产品兴趣的主要因素在于其效率。 据五矿信托相关人士介绍,资金池的平均融资价格(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为6(7),信托融资价格一般超过12 )。 相关人士表示,“资金池信托允许信托企业在项目合作谈判时加大谈判力度,一旦谈妥,随时可以成交。 因为有资金,所以不需要在谈项目后募集资金,可以节约融资方承担的募集时间,提高资金效率。 ”另一方面,资金池产品可以通过不间断发行的方法,将到期回购的资金放回资金池,以免投资者流失。
在供需两端一致的情况下,信托资金池产品风靡理财市场。 然而,在风光中,市场对信托资金池产品的质疑之声最近也在高涨。
上市之初,业界认为资金池产品,特别是其中占相当部分信托中的信托( t0t ),有绕开现行监管法规的嫌疑。
2007年施行的《信托企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单一信托计划的自然所有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但单一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投资者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人数不受限制。” 限制投资者数量的出发点是确保集合信托的私密性。
南方一位信托人士表示,根据tot的设计结构,首先是信托企业向自然人和机构募集资金形成资金池,也就是母信托,然后投入其他信托产品。
在投资基金属性的定性上,母信托可能是许多自然人的资金集合,但在属性上被视为单一的机构。 这是因为,根据上述《方法》,一个信托可以接受逻辑上数量不限的多个母公司的投资资金。 但是,通过通贯大致追踪资金的真实来源,50人以上的一件委托金额在300万以下的自然人,有可能通过母亲信托投资一件信托产品。
庞科茨的讨论
事实上,绕开监管并不是外界最大的担忧,许多质疑者担心,在这类产品租用新事物的过程中,如果项目收益无法覆盖融资价格,可能会成为信托版的“庞氏骗局”。
五矿信托的相关人士认为,由于资金池信托资金无法与项目形成一对一的关系,因此没有项目隔离手段,如果这其中一个投资项目发生风险,就会发生连锁反应。 如果信托企业不明确这样的风险,使用新的资金支付旧的资金,“庞大诀窍”的形成就不是危言耸听了。
这些人认为,如果有风险的项目只有流动性风险,信托公司能够处理问题,那么这个游戏也许可以继续下去。 但是,如果项目不良率持续上升,信托企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资金池资金用于处置不良资产,一旦出现问题,资金池信托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远远大于单一信托项目。
当然,上述逻辑成立的最大前提是信托企业不能很好地识别项目风险。 对此,上海一位信托人认为,信托资金池产品赤裸裸地向市场暴露了信托企业的资产配置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与目前同样受到质疑的银行资金池相比,近几年新兴起的信托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如银行。 这意味着在目前的信托领域经营这类产品的风险将高于银行。
另外,如果投资项目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也有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 从价格收益方面考虑,资金池的存在以形成持续的利差为前提,在风险管理完善的情况下,该利差最高可达到4%~6%。 但是,资金池除融资价格外,还有发行价格。 现有的资金池产品大多通过银行或第三方发行渠道融资,根据目前的行情,这些发行渠道从中至少分割了五成的利差。 在目前的实际运用中,部分资金池信托在发行时没有准备项目,或者后期项目没有跟上,结果资金到位后无法盈利,导致巨额资金闲置价格。
这些价格的叠加,对信托企业的流动性管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对信托资金池的支持者来说,“庞氏诀窍”是夸张的。 北京一位信托官员认为,“庞氏”有两个特点。 一种是融资的黄金本身不产生现金流,借新还旧。 二是承诺得不到的高收益。 但是,信托资金池依赖项目收益产生现金流量二是由于期间的不匹配而在收益空之间,也就是短周期内将低收益的资金投入到长周期内,从而获得高收益的项目。 这种创新实际上是投资者信托产品基金化快速发展的必要阶段。 但此人承认,流动性风险确实是资金池产品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是因为投资的目标本身缺乏流动性。 在未来的投资组合资产被允许转移到有流动性和市值的目标之前,这种信托产品可以成为真正的基金。
对此,五矿信托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最初“庞氏骗局”发生前,策划者的初衷也不是骗局,只是在项目出现问题后,走上了新的道路。
流动性问题难解
与流动性问题相比,目前市场上的资金池信托也在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
据五矿信托的人说,有三种共同的方法。 一是配置一定数量的高流动性资产。 为了处理期间的回购问题,通常,资金池信托约定保存一定数量的资金购买债券、中票、基金、银行理财、同业存款等高流动资产。 但是,由于这部分资金收益率低,市场上资金池产品对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逐渐下降。
二是调整收益率。 由于资金池信托项目一般期限较长,期间利率波动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如果信托收益低于市场预期,必然会引起大额回购。 因为该信托企业一般设定开放期利率调整来应对。
三是在资金池外提供流动性。 考虑到资金池投资项目异常、行政干预、市场环境、发行机构能力、利率变化等极端情况,通常安排信托企业、发行机构的流动性紧急提供机制。 即本期发行不足时由机构提供资金补充,然后再次开放追加发行。 但是,一旦发生这些情况,这种流动性补充实际上被认为效果不大,认为“因为一旦恶性循环开始,信托企业可以用多少资本金来应对”。
市场的质疑一直在持续,监管层也在反应。 记者采访了多位信托相关人士表示,近期,监管部门集中了今年大量发行资金池类产品的部分信托企业进行信息表达,但有传言称监管部门将通过文件规范这类资金池产品。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中国千亿信托资金池被指成潜在“庞氏骗局””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