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9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袁君从上海出发
5月6日,据一家外国媒体报道,中国部分城市政府出台新措施支持地方债,增加地方债作为当地国库的现金固定品,有助于增加地方债的吸引力。
上海一家银行的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将地方债与财政存款挂钩确实有助于调动银行认购的积极性。
但是,专家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这对于提高地方债的吸引力效果还很有限。 总之,目前银行存款流失严重,没有多少流动性来购买地方债。
银行家:有助于处理流动性问题
彭博引用不愿指名道姓的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至少5个城市政府于4月开始新政,通过增加地方债作为当地国库的现金固定品,协助增加地方债的吸引力。
现金定期存款是指将国库现金存入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提供质押后取得存款并支付利息的交易行为。
今年2月,上海市财政局公告称,该局将与央行上海分行于2月5日进行400亿上海国库现金管理招标,期限为6个月,采用公开招标方法明确定期存款商业银行。 迄今为止,北京市也进行了300亿元的市级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
据路透社报道,财政部今年批准北京、上海等6个省市的地方政府进行地方国库现金存款招标试点。
根据《上海市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细则》的规定,储蓄银行取得该市国库定期存款时,应当以可流通的国债为质押,质押的国债面额金额为存款金额的120%。 “增加地方债作为当地国库现金固定存款物品,实际上是结合地方债和财政存款,以换取地方债进行财政存款。 》前面提到的银行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这项新措施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购买地方债的积极性。 “过去对地方债存在担忧,认为流动性弱,质押回购融资接受度低,但如果向财政部更换财政存款,有利于流动性问题的处理。 ”前面提到的银行内部的人说。
除了将地方债和财政存款联系起来,上文提到的银行内部人士还表示,为了处置地方债,可以以银行为通道,由央行承担大部分。 也就是说,央行通过允许地方债券抵押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
专家:大规模下调需要央行协助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银行对地方债承销的积极性不高。
前几天,第一批地方债的互换发行工作受到冷却。 4月23日,江苏计划在北京公开招标发行首批648亿元常规债券,但结果确实是发行无限期延迟。 5天后,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地方财政部门履行职责,全力快速发展,全面完成各项财税改革管理任务的意见》,其副本之一是加快地方债券发行。
根据申万宏源的评估,江苏省地方债发行延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发行人和销售商对发行价格存在很大差异。
除流动性弱外,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还在《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身上发现了地方债冷淡的证明两个问题。 一是地方债收益水平低,投资者缺乏吸引力。 二是各地方政府信用水平存在差异。 “非市场化因素是影响金融机构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推进方债市场化,地方债对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作用已充分显现出来。 ”宋清辉说。
据悉,今年地方债总规模1000万亿元,包括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地方政府特别债券1000亿元新增发行、用于弥补5000亿元地方预算赤字的地方政府普通债券。
与这些外国媒体的最新报道相比,有专家指出,通过结合地方债和财政存款,提高地方债的吸引力仍是杯水车薪。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首先,地方债价格过低,对银行没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银行存款流失严重,购买地方债的流动性不大。
在黄文涛看来,“地方债的收益率必须提高,只要比国债高几十个基点,就有一定的吸引力。 然后,央行需要合作进行大规模下调,向银行释放流动性。 ”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地方债挂钩财政存款?银行认购积极性或提高”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