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4字,读完约3分钟

经过记者朱丹丹丹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支付的普及已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年第二季度支付系统运用总体情况》,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迅速。 其中,移动支付业务22.86亿件,金额26.8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1.34%和445.14%。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从易观智库近日发布的报告中获悉,年二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5万亿元,环比增长率22.81%。

面对“互联网加”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都在积极布局移动支付行业。

移动支付生态环境越来越成熟

近日,建行联与中国银联联合发布“龙卡云支付”。 这是一款基于互联网云技术实现的手机移动支付新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快捷便捷的资费支付体验。

另外,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此前与华为合作,正式推出了基于终端整体支付处理方案的手机支付APP平台——中信华为钱包电子信用卡。 兴业银行对比该银行的“兴动力”信用卡推出了国内首款可穿戴移动支付产品。 农业银行最近也推出了“农行k码支付”,这是一种只用手机短信就可以支付的小额支付方法。

“二季度移动支付金额同比增逾4倍 多个银行密集布局”

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表示,互联网金融、支付产业、商业银行等相关领域的市场参与者正在积极尝试基于移动支付的创新业务,金融服务的移动化趋势已经在我国确立。

“近年来,移动支付在国内发展迅速,在一些成熟的商业银行和电子商务市场已成为比较普遍的支付方式。 随着产业参与主体的增加、各方参与力度的加深,中银领域的移动支付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洪峰还表示,众多产业链参与者开放合作意愿增强,中银领域基于nfc的近场支付将继续成为快速发展的主流,移动支付以产业融合为方向,移动支付生态环境呈现日趋成熟、稳定等快速发展趋势

“二季度移动支付金额同比增逾4倍 多个银行密集布局”

招商银行相关人士也指出,支付只是处理商品变现问题,是移动商业链条的一环。 真实的店铺诉求丰富而具体,银行必须以移动支付为基础,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店铺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更全面的综合支持。

安全问题仍然不可忽视

但对客户来说,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应对支付安全问题,需要政府、协会、银行、支付机构、商户、顾客等多方面密切合作,利用各自的资源和特点,从多个方面出谋划策,共同营造绿色支付环境。 ”一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指出,创新永远伴随着风险,要维持安全,需要观察以下几点。 首先,支付机构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技术业务。 其次,在普及客户安全意识教育的最后,需要与监管机构密切合作。

“二季度移动支付金额同比增逾4倍 多个银行密集布局”

湖北银监局副局长奎方平近日表示,移动支付产业需要进一步规范技术规范和实施标准,构建统一的实施标准和安全框架。 然后,必须建立全面的新闻共享机制。

“其中,风险事件、风险暴露点、风险客户新闻的及时共享,有助于移动网络安全作战各方提高警惕,提高风险防范工作的前瞻性,提高风险事件的应急解决能力; 商业银行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但第三方支付公司有大量的交易数据。 分享顾客新闻不仅可以加深各方面的合作,还可以发现差距,开拓市场。 ”奎尔方平还表示,通过共享交易数据,顺应网络时代的大平台、大流量、大数据流,各参与者可以比较有效地感知顾客的行为方式,有力地支撑移动支付产品的创新和精细化营销等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二季度移动支付金额同比增逾4倍 多个银行密集布局”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