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7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朱丹丹丹
随着投资寒冬的到来,监管政策的确定,许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企业的融资窗口关闭了。 但是,平台型互联网金融似乎依然很受欢迎。
10月14日,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宣布,云基金、竞赛基金等国内基金完成投资,红杉和star vc与投资的d轮融资,最终实际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
这意味着,即使受到资本寒流的袭击,众多资本仍然相信我们所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未来。 "融360首席执行官叶大清说。
一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分析说,随着国家出台相关监管政策,p2p创业热潮结束。 在互联网金融的淘金热潮中,“送锤子”“送水”的企业和平台,越来越强调投资价值。
考虑国内上市的可能性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融360次d轮融资由云基金、竞赛资本等基金主导进行,红杉连续3次参加,另外,vc新星star vc合伙人黄晓明、李冰冰、任泉、章子怡、黄黄黄
据悉,融360于年3月完成光速领投、凯鹏华盈、清科和清科投资的a轮700万美元融资,分别于年8月和年7月完成b轮和c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基金和淡马锡旗下兰亭投资领投。
融资的钱主要用于支持业务的高速增长,年比今年增长10倍。 不仅要继续在风力发电和移动行业加强研发,还要重视通过积极的企业品牌建设,培养顾客在线获得金融服务的习性。 叶大清明确了。
对于企业此次融资的估值,叶大清只是表示360融进入了最新的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是指哪家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公司?
今年上半年,不时传出“融360上市”的相关新闻。
“我们正在积极考虑判断国内上市的可能性。 这次d轮融资流程引入了国内投资者,其实是回归国内的铺垫。 ”叶大清说。
此外,红杉还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频繁投资,除了第三次投资达到360美元外,红杉当天还宣布将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真融宝进行近亿元的B轮投资。
大平台最终不超过3家[/s2/]
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融资环境越来越艰难,许多互联网金融创业企业进入融资寒冬,获得d轮以上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所谓“熬过c轮”的说法也在业内流传。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整理,目前,除融融360获得d轮10多亿融资、趣闻约2亿美元e轮融资外,许多企业还处于b轮、c轮阶段。
对此,真融宝首席执行官李强向记者指出,创业本身就是高风险事件,即便在良好的环境下,B轮、c轮也有一定比例存在。 对于平台来说,获得资本市场认同的关键是提供划时代的产品、服务、顾客、产品规模等。
那么,未来平台化或细分行业的企业会受到资本的欢迎吗?
在过去的十年中,电子商务行业诞生了阿里巴巴这样千亿美元市值的平台企业。 “”叶大清认为,未来几年,下一家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很可能会在互联网金融业诞生。 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模式中,平台的价值开始显现,巨头们发现“办银行”没那么赚钱,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平台。 蚂蚁金服在做开放式平台。 陆金所最近也开始转向开放平台。
叶大清进一步指出,平台型企业具有“包容、开放”的能力,在公司想象空之间备受投资者期待。 阿里巴巴没有库存,乌弗没有车,facebook没有副本,airbnb没有房间,平台型企业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连接。 通常,在寒冬投资中,拥有大平台潜力的创业企业,强者越强。 但是大平台模式门槛很高,最终只剩下3家以下。
李强也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表示,随着产品、顾客规模的一定程度扩大,平台化可能会成为趋势。 由于规模难以依赖一些产品而壮大,公司必须进行一些横向扩张。 而且,横向扩张往往表现为某种平台化的特征,毕竟顾客群体达到了上千个层次,顾客的诉求和服务不是一两种产品能够满足的,必须是平台化的表现形式。 无论如何,任何一家公司一旦达到一定的顾客规模,都有可能为了公司规模的迅速发展而走向平台化。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融360完成D轮10亿融资 考虑国内上市可行性”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