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8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袁园说经毕陆名
“透明的监管”这句话不绝于耳。
9月27日,保监会于今年上半年首次公布了覆盖全部领域的保险法人机构企业管理现场的判断结果。 此次参加判断的中资保险企业共计130家和部分外资保险企业。 根据判断结果,华汇人寿、君康人寿、华夏人寿、长安责任保险等4家保险机构被列入要点关注对象。
保监会表示,这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保险领域企业管理的现状,加强企业管理的监管力度。 其次,保监会反馈点对点判断结果,督促保险机构落实改进,并定期报告改进进度。
公司的保险公司获得了“重要的关注”
所谓的公司治理,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研究公司权力配置的科学。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它位于公司的所有权层面,是研究如何授权给职业经理人,与职业经理人进行比较以履行职务行为行使监管职能的科学。
根据保险企业自身快速发展需要和监管诉求,保监会今年制定了《保险法人机关企业治理评价办法(试行)》,根据该规定展开了比较企业治理的判断,也就是所谓的“保险法人机关企业治理判断”。
在此次企业判断过程中,共有130家中资保险法人机构和51家外资保险企业参加了现场判断。 总体而言,中资保险企业的公司治理成为此次问题的头等大事。
据报道,监管对保险企业的管理评价主要分为三会一层的运营、内部控制机制、股东权益及集团企业四大类,共151项子指标。 其中,三会一楼的运营和内控机制两类指标主要是得分项目,共有124个指标,满分100分。 三会一层运营的相关指标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四个方面得分较高,企业章程环节薄弱。 内部控制机制相关指标中,最重要的失项是关联交易、内部审计和考核激励方面。
从判断结果看,中资保险机构中,90分以上的高质量企业有35家,即70分以上但未满90分的合格企业91家,60分以上但未满70分的积分关注企业4家,未满60分的不合格企业有0家。 要点关注的企业有华汇人寿、君康人寿、华夏人寿和长安责任保险。
在所有中国资本保险机构中,有6个问题是判断过程中最集中的。 各自公司治理的比较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交易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企业股东权益存在问题,集团治理需要进一步规范,企业自我评价较为客观
采取措施加强公司治理的监管
在全面了解保险领域的公司治理现状后,保监会将就此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公司治理监管力度。
首先,反馈点对点的判断结果。 保监会表示,将一对一地向各保险机构反馈企业治理综合评价结果、监管评价分数、发现问题的判断、相关风险的风险。 其次,督促保险机构落实改进,各保险机构要切实遵循监管反馈,认真制定改进方案,提交改进报告,再次,分类采取监管措施,督促评级结果为高质量类的企业落实整改。 对合格类别和要点关注类别的企业,必要时采取监管谈话、出具监管函及行政处罚等监管措施第四,跟进专项检查的实施,对判断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线索,中国保监会将继续跟进专项检查的实施,并予以违法 最后,展开并回顾了公司治理的判断,对比了公司治理现场判断中发现的要点问题和要点机构,中国保监会展开并回顾了公司治理的比较有效性、股权资本的真实性 以及关联交易合规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判断改进成果,推进保险机构夯实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基础。
此外,保监会还将推进相关业务,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监管。 如抓紧制定改进方案,逐项改进落实,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十一届保险企业董事会秘书联席会议暨中国保险领域协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上,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曾就公司治理发表言论进行比较,加快公司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治理监管制度的完善性 研究制定《保险法人机构企业治理监督管理办法》,加快监管新闻系统建设,全面及时收集治理新闻,识别重大风险。 统一运用系统内的监管资源,提高监管能力,建立熟悉监管工作的专业监管干部队伍,培养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的企业管理专家。 优化保监会系统内协调机制,实现保险法人机构企业治理判断工作常态化、日常化,不断提高企业治理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保监会公布险企判断结果:华汇人寿等4家成“要点关注对象””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