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2字,读完约5分钟
所有的记者都在涂英浩
年一季度正式实施“二代清偿”,进入“以季度报告为核心的报告制度”阶段,符合监管及时性要求。 截至5月9日,各保险公司公布的一季度报告显示,12家寿险、2家金融保险企业在“二代”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其中中融人寿、新光海航人寿、国泰金融分别为18.22%、-3.91%。
由于偿付能力不足,保监会责令中融人寿停止开展新业务,暂停增设分公司,不得增加股票投资。 中融人寿方面表示,正在加强与股东信息表达的增资业务,尽快完成还款能力充足率,恢复相关资质。 预计从年3季度到年4季度,各季度将处于净现金流入状态。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观察到,新光海航人寿形势更加严峻,大股东海航集团和新光人寿去年12月、年4月两次就改善还款能力尚未达成较为有效的协议,增资尚未敲定。 年4月通过5亿元增资案后,海航集团方面至今未支付增资金,此前也有海航集团退出的传言。
●达成9成的初创企业“抚恤金二代”
应两代人的要求,保险企业向保监会每季度提交还款能力报告。 季度报告披露包括股权结构在内的基本新闻,要求企业最终管理者逐步披露保险企业使用股权管理结构图的方法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近期风险综合评估、保险业务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风险综合评估、、
《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查询保险公司官网公布的还款能力报告时发现,截至5月9日,124家披露一季度报告的保险企业中,综合还款能力充足率超过150%的保险企业有110家,为88.7%; 12家寿险,2家财险显示第一季度还款能力不足。
在76家寿险企业中,65家公布了还款能力一季度报告,综合还款能力严重不足(不足100 )的有2家,接近监管线) 100(150 ) 10家,综合还款能力充足率150(300 ) 35家。 在披露的风险评估分类保险企业中,a类有26家,b类有32家,d类有2家。 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一季度还款能力充足率分别为348.45%、219.69%、262%,近期一期风险综合评估均为a类。
在76家财保企业中,59家公布了还款能力一季度报告,综合还款能力严重不足(不足100 )的有1家,接近监管线) 100(150 )到150 )的有1家,综合还款能力从150 )到300 ) 在披露的风险评估分类保险企业中,a类有16家,b类有31家,c类有1家。 其中,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一季度还款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85.45%、283.60%。
一季度报纸报道,监管机构对8家企业采取了监管措施。 其中,因为中融人寿、珠江人寿、天安人寿在还款能力上存在不足的风险。 珠江人寿在去年三季度还款能力及相关若干事项上收到保监会监管函,于年1月26日解除相应监管措施。 珠江人寿和天安财产保险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8.07%、120.49%,接近监管红线。
●3家公司的还款能力明显不足
中融人寿、新光海航人寿、国泰金融保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8.22%、3.91%、63.63%,偿付能力明显不及危险企业。
中融人寿方面表示,目前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停止开展新业务,增设分公司,增加股权投资。 在此基础上,加强与股东的信息传播增资业务,根据企业经营需要增资扩股,提高企业经营的资本实力和偿债能力。 预计从年3季度到年4季度,各季度将处于净现金流入状态。
另外,保监会对新光海航人寿采取的监管措施包括:暂停增设分支机构,进行监管协商,要求双方股东在年7月底前提出还款能力改善方案,停止开展新业务。
在调整股东增资方面,新光海航人寿进展不顺利。 一季度报告显示,年12月、年4月,企业分别召开了第二届第十一届董事会和第二届第十二届董事会,双方就改善偿债能力的议题进行了协商,但没有达成较为有效的协议和决议。 因此,关于增资还没有确定时间表。 不仅如此,年4月,新光海航生命第二届第一次董事会通过了5亿元的增资案。 目前,股东新光人寿方面和企业管理层正在积极调整其他股东海航集团方面的增资。
由于未能股东增资,新光海航人寿只能在下季度停止开展新业务,通过再保险,降低对最低资本的要求,通过费用控制等方法延缓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下跌趋势。
国家安全理事会表示,企业已经决定增资,增资计划已于去年12月上报保监会,尚未批准。 保监会批准后,偿付能力充足率将符合法定标准。
根据规定,除提交季度报告外,保险公司还应在发生重大投资损失、重大赔偿金和大规模解除保险或重大诉讼、被子公司和合营公司财务危机或金融监管机构接管等严重不利于偿付能力的事项,以及重大流动性风险时,向保监会提交临时报告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偿二代”实施后首份季报 中融人寿等三险企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