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9字,读完约4分钟
美国公布qe3后,受对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忧和本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11日,巴西和韩国央行相继宣布降低本国基准利率,中国也加大了逆回购力度,证明全球经济不容乐观。 事实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是经济调控的模式创新问题,货币政策调控越来越不适合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今世界,为什么央行会放流这么多水,商业银行手里有很多现金? 真正的制约是实体经济缺乏投资机会,公司家对未来无望,不想在这个时候借钱。 货币真的刺激不了经济。 实际上,现代经济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可以处理问题而不是宏观调控,但应重视微观调控,特别是财政和金融监管政策的运用。 经济低迷的时候必须通过财政政策增强经济信心,经济过热的时候必须通过金融监管政策消除经济泡沫。
事实上,宏观调控存在无效性和人道主义违约,无效性主要表现为宽松货币政策。 例如,公司贷款意愿不强时,放松贷款无效,容易发生投机。 不人道性表现为紧缩货币政策,影响许多正常的商业项目。 例如,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跑遍了许多公司的房子。 另一方面,经济规制与通常的商业竞争不同,商业竞争被淘汰的是落后的领域,受经济规制影响的是朝阳领域和龙头公司。 这些公司大多处于扩张期,但目前公司的经营多依赖银行贷款或民间融资,两者都直接或之间受到信用政策的制约。
货币学派和奥地利学派把经济波动归结为货币政策是本末倒置,是因为倒果。 所谓精确控制,实际上是头疼、脚痛,不是盲目用药。 例如,如果资本市场有问题,就是直接管理资本市场,如果实体经济有问题,就是直接管理实体经济,而不是不问问题就盲目滥用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中问题较多的是,最常见的问题是货币政策的过度运用,正确调控不会伤害无辜者。
精准调控应设置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上下限,使货币政策始终在比较温和的范围内波动。 事实上,中国已经吸取了自去年以来过分依赖货币政策的教训。 在本轮保的增长调控中,只采用了类似倒挂的温和手段,只增加了对项目的投资,没有采用准备金和利率等货币政策的猛药。 这实际上是微观精确管制的体现。
人类从教训中吸取经验,在变化中不断适应环境。 经济调控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是人类快速发展的必然,也是调控技术不断进步的表现。 与经济危机相比,有几个问题必须确定。 首先搁置危机是错误的。 经济陷入危机,一定是结构有问题。 如果不从微观上调整经济结构,就无法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 其次,将经济危机归结为人为因素。 特别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例如奥地利学派就是如此。 这是典型的阴谋论,人类共同的问题不能由个人承担,制度缺陷引起的问题也不能由个人承担。 人类生活在风险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类的进步会导致新的风险的出现。
人类每次危机都会导致反政府思潮泛滥,但反政府思潮必然伴随着将危机原因归结于政府的阴谋论。 这种论调具有很大的煽动性,但在处理问题上没有区别。 人类总是面临着危机,但面对的危机每次都不一样。 也就是说,人类多次跌倒,但都是不同的石头,都是从未见过的石头。 这是因为人类凭借自身的智慧去除了产生危机的要素,但人类并不是不产生新的问题。 人类解决危机的能力应该得到肯定,政府的作用也应该得到重视。 经济危机最终由完全的政府职能处理,政府以外的任何机构都不能有应对危机的能力,放任危机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戕害。
前几天,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危机前所有人都是共犯”的复印件。 第一,将危机总结为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的顾客和投资者的角色。 观点是有争议的,但至少是从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看危机,这也是所有学者都应该拆解问题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谁是经济危机的肇事者?”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