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文

我们在路上

在我到报社工作之前,我混迹于国有企业多年。 曾经是访问媒体的人的外景拍摄对象,拍他们的照片写稿,拜访国有企业,访问新希望、正大集团饲料厂这样的非国有企业。 但是,这次用“走在基层,变作风,变作风”的活动方法,换个角色去通威集团旗下的永祥多晶硅企业的生产工厂,确实新鲜了,感触越来越多,心情也更复杂了。

“走进永祥看通威”

那天,秋天清爽,阳光宜人。 早上7点出门,进入市内换乘公交,坐了将近两个小时到了报社楼下。 两辆观光巴士在那里等着。 轻松一点再坐车。 每个人的座位上都放着通威集团的推广资料、杂志、写真集、公司报纸、简介稿、矿泉水一瓶,都是厚厚的包,非常不堪。 我们出发的时候,车里的显示屏上马上播放了通威公司的推广电影,突然觉得这家公司的推广工作做得很好。

“走进永祥看通威”

论民营企业与国企的公司文化差异

电影很受欢迎。 特别是旁白,让人昏昏欲睡,有意识地开动脑筋,变得情绪化。 整个电影的分区、摄像机的运用、节奏的起伏、画面的构图等都通过专业的手段被生动地传达了出来。 复印件的出示也很俗气。 没有王婆式的说教,没有突出领导,没有低俗的口号,只有公司迅速发展的大目标和高理想和蓝图直指人心。 与许多国有企业传播电影那样刻意宏大的叙事模式完全不同。

“走进永祥看通威”

《通威报》也很专业,很讲究。 双联页4-16版的彩色印刷大报纸,月末出版,有特刊、特刊等增刊,每期约有18万份印刷量。 其版面规范简洁流畅,栏目设置合理,对比性强,稿件书写也不错,还有罕见的文艺版,员工们可以在那里跳文字表达抒情的表意,有非常高质量的散文和随笔,我们惊讶地成为了通威人士

“走进永祥看通威”

他们也有自己的网站等媒体。 从网站的网页设计和文案的发行频率来看,体现了大企业的派遣和专业水平以及实用高效的做法。

由此可见,通威集团对普及事业的重视,正如许多公司,特别是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只停留在口头上,对自己的推广部、信息中心等充耳不闻——或至多是写八股文案时匆匆忙忙

有人不知道现在推广到公司的重要性吗? 害怕酒后巷深的时代,以事业推进为载体的重要形式的公司文化建设应该是公司的脊梁,是公司家族快速发展理念最终实现的战术要塞,不可缺少。

我刚刚在这期的《通威报》上看到了他们公司关于文化建设的内部奖项的信息。 可以看出,他们有使这件事切实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 再看看许多国有企业,如果花了很多钞票,做了标志设计,做了一些顺口,做了无数标语面板,走上了壁龛,一切都很顺利。 通威不仅是这些皮面的东西,也致力于通过制度落实,物质刺激、精神表扬、招法很多。 例如,开展各种具有公司文化特色的员工活动,在活动中嵌入公司文化,从而产生凝聚力、创造力、爆发力、推动力。

“走进永祥看通威”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不可阻挡的。 公司生存的状况现在是今后文化的竞争。 公司文化才是核心竞争力。 在这方面,民营企业向前发展,国企差距太远。

公司领导的质量和人格魅力非常重要

在举行午餐祝酒之前,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的即兴演讲真的非常精彩。 刘先生一直属于有战术头脑的专家、学者型公司家。 个子不高,但有高瞻远瞩的思想; 虽然不是很帅的脸,但是有着贯穿世界的眼神; 虽然不是磁性的声音,但有洪钟大吕般的震撼力。 他的演讲逻辑清晰,措辞准确,抑扬顿挫,文采婉转,语调清楚,表情鲜明,有合理的肢体语言,20分钟的准确演讲令人目不暇接 难怪他写了《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

“走进永祥看通威”

看看他们的推广图画书,看到创业初期农村的工厂和生产鱼饲料的工厂的机器,相信那天同行的通威员工说的话,刘先生总是学习很好,有钻研精神,并且保持着它。 刘元和他组建的通威集团之所以有今天,我认为这可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这是很多国有企业很难或不能做的事情。 事实表明,没有高素质的老总,没有优秀的人格魅力,没有科学果断的决定,希望一个公司做大做强,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走进永祥看通威”

从生产现场及其员工的精神层面看未来

一到工厂,就会被现代化的工厂和设备所吸引。 路灯是多晶硅的太阳能供应,形状独特,或者可以入镜。 生产区干净整齐,安置整齐,完全不是普通老百姓的老化工厂的印象。 看不到“奔跑滴落”,没有废气的味道。 绿草丛生,树木鳞次栉比。 别说风景如画,完全颠复了我们很多同行的观念,甚至感到震惊。

“走进永祥看通威”

在总控制室里,同事说要进门。 就像证券交易所的大户室一样,坐在电脑前的工作人员就像每个人的操纵者,有序排列的过程流程图就像k线图和大盘指数的走势。 他们很惊讶,但我长得像,没有情趣。

在那里,没有看到避开其他国家的企业中常见的来访者的情况。 认识到通威的员工们牢牢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脸色平静,自信,不失友好的态度,一点也不像许多国有企业员工眼中透出的酸楚和抵触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对公司的认可、忠诚,特别是公司文化给了他们人文关怀和温暖。 他们的这种精神和气质是许多国有企业员工所不具备的。 事实上,所有员工的状态都是公司前进的真正动力。 人是重要的因素,人才是重要的因素。 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给他们一个梦想中的空之间快速发展的平台,是业界共同的话题。 在众多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今天,应该反思和处理这个问题。

“走进永祥看通威”

职业媒体人要深入基层进行研究

和公司方面交流的时候,我们问了很多问题。 有好奇心的人、专业的人、有信息的人、多次延迟闲聊都很有效。 当然,在这期间由于学科背景和业务范围,也出现了个别的“笑话”、“杀偏锋”,但这很正常。 职业媒体工作者,特别是记者,本来就不是全能运动员。 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知识结构肯定有差异和不足。 确实有必要不断地“充电”和“壮绝”,继续更新。 这证明了“走基层”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多走几次,多学习,多听,多写好的习性,做杂居,成为专家。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报道将会更加亲近,更加生动,更加生动。

“走进永祥看通威”

如果不是结束的话

通威集团从鱼饲料和职工坊到工厂建设,到企业化经营,到上市企业,从集团化以前就从涉农产业到食品、房地产、高新技术产业传下来的乡村到城市、全国、国际白手起家,年销售额达300多亿元,令人敬仰。

受特别政策扶持、靠行政命令垄断增长的公司将被历史淘汰,至少不会永远占据舞台中心。 因为,“快速发展才是硬道理”。 因为,先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要求一定会由历史选择。

演戏的是,那天晚上我在回家的路上意外遇到了以前在国企的同事。 说实话,他很怀念八几年到九十年代初的时候。 现在,老一代叹了口气,目光炯炯,只是再过五年就要引退了。 请混淆。

世事变迁,大江东之行。 这一天是我出生当天开车10个小时的最高纪录,我永远不会忘记。 / br// h /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走进永祥看通威”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1076.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