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春来/文

中国公司国际化的口号已经呼喊了很多年,到底中国公司国际化的成绩如何呢? 2007—年中,准确披露122家海外业务收入的中国公司样本中国外业务收入占比平均水平从2007年的27%下降到了年的23%。 这是罗兰伯格管理咨询企业和《全球公司家》杂志对200家中国公司进行跟踪研究后发现的数据。

“中国公司的国际化为何步伐艰难”

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有率是衡量一家公司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从这个指标来看,这122家中国企业样本中,约50%的企业国际化业务收入不足15%,只有30%的企业海外业务收入超过30%,15%的企业国际化业务收入超过50%。

另一方面,76家企业的国际化收入占有率在过去3年下降,年水平低于2007年,只有46家企业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有率上升。 这也反映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国际市场扩大的负面影响。

很明显,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依然很低,国际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在过去三年中没有上升或下跌,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市场仍然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战场,最重要的收入增长源,国际市场的扩张仍任重而道远。

“中国公司的国际化为何步伐艰难”

中国公司国际化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从这么多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来看,也可以总结出一点经验教训。

首先,难以找到合适的并购目标,缺乏国际化团队,对并购公司和市场环境缺乏深入的了解是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三个核心课题。

另外,人才缺乏和对竞争、政策法规等环境因素的理解不充分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重要瓶颈因素。

另外,并购最大的瓶颈是双方公司的文化融合,这对中国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公司对当地人的态度重视度也很低。

最后,企业品牌号召力的缺失是国际化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公司需要改善在海外客户眼中低价低劣的企业形象。 由于海外客户对来自中国的企业品牌没有足够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产品价格低也很难发挥作用。

我认为中国的公司不能盲目追求国际化,必须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化。未来的国际化要以明确的战术和策略为指导,不要让机会主义国际化,而要往后推。

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并购,都必须充分理解国际市场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结构,发挥关键的当地人才和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在明确战术环境的基础上行动。

中国公司需要尽量固化公司的管理模式和体系,作为全球化管理的基础。 要建立适应国际化快速发展要求的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市场经验的全球人才,派遣优秀人才到国际市场进行修炼。

当然,加强公司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在网络上的形象素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也是重要的一环,要在政府公关之外重视和改善在当地民众中的形象,构建和谐的投资环境。 / br// h /

来源:澎湃商业网

标题:“中国公司的国际化为何步伐艰难”

地址:http://www.pjstzwhg.com/pbrd/1039.html

心灵鸡汤: